协会公告
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
琴路独行——记古琴演奏家李祥霆
1957年,吉林省辽源市一名17岁的少年,只身来到北京,求学于当时琴坛领袖査阜西。自此,从受古琴音乐感召的少年到著名古琴家,李祥霆先生的艺术道路充满了传奇色彩和创造精神。
李祥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名誉理事、伏羲琴院院长、中艺伏羲古琴文化中心理事长。精于琴、箫、诗、书、画,善于即兴演奏、即兴吟唱,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交相辉映。已出版有古琴独奏专辑唱片近30种,学术专著《古琴综议》等4种及诗集《醉琴斋诗选》。
先生受教于査阜西、吴景略二先生,在传承恩师们的精髓同时,细心研习管平湖先生的录音。曾有学生问李先生琴风属何派,李先生回答:査貌吴神管气象。并作诗曰:“三峰至伟査吴管,铸我琴心万里程。”有前辈大师们的导引,李先生主动汲取传统古琴文化精神,并立志改变长期存在的古琴“难学易忘不中听”印象。李先生的古琴演奏,以其高超的演奏技巧、过人的音乐感悟、深厚的传统根基、雅致的细节处理、精妙的情感表达,在众多古琴演奏者中独领风骚。
1989年至1991年,先生赴伦敦大学从事古琴即兴演奏研究,完成了《古琴即兴研究》一文。这项研究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恢复,更从美学角度提升了古琴音乐的语义境界,给“古琴音乐进入人心”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途径。先生的古琴音乐会,往往会在后半场进行观众命题的即兴古琴演奏。这种“与君言语入琴声”的以人为本的温情和充满灵性的艺术表演,与“高山流水遇知音”形成相对的场景。
李祥霆先生深谙琴与诗书画等诸多艺术形态之间的呼应,明白只有诗情画意滋养的古琴音乐才能展现古琴艺术的精粹。于是先生在自己的“醉琴斋”内,吹箫吟诗作画写字读书思考交替进行。在一次音乐会即兴演奏中,先生的箫声以灵巧装饰后的长音,划破长空,继而以悠扬婉转典雅醇厚的叙述,准确表现命题,深入听众心灵,在剧场内开启了无限的听觉思维。早年先生习练素描,又随溥雪斋先生、潘素女士学习国画。几十年不懈的习练,先生的书法作品坚守严谨传统,却不掩“风骨烂漫、天真纵逸”之态。先生先后在伦敦大学综合美术馆和福州画院成功举办个人书画展。先生素有雅兴,吟诵不绝,《醉琴斋诗选》欣然而成。李先生的古琴艺术是这样被传统文化“富养”着!
“只要是有利于古琴发展和传播的事,我都可以做。”先生总会这样说。据先生自己粗略估计,在国外以及港澳台已经举办50多场个人音乐会,国内也有不止20场。先生认为古琴可以“涵天地之所有,秉古今之所怀”,其艺术本质是真诚、善良、美好。因此他提出自己的“琴道”说,阐明了古琴的至真境界:“宣情理性、至善至真、美合天地、妙亘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