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公告
震惊世界乐坛的华人指挥家张培豫(下)
震惊世界乐坛的华人指挥家张培豫
来源:央视国际
祖籍河南的张培豫随父母迁居台湾彰化县,但是除了学校音乐课以外,张培豫从没听过古典音乐,兴趣也仅限于唱歌跳舞。“我们住的地方就是乡村,院子前面就是一片稻田。小时候经常在一年两次收割稻子的时候去捡稻子,一些跟乡下孩子做过的事情我们都做过,包括去池塘去钓鱼,去小溪里面钓青蛙。同学们的父母大部分是农民,田园气息很浓厚纯朴,生活也比较清贫一点,是一种田园里的自然感觉。”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有感觉,特别喜欢唱歌跳舞,没有人的时候我放开嗓门唱歌。小学一二年级时学校有音乐课,我对音乐课特别感兴趣,老师教唱我特别来劲,而且唱得特别好。”在刚刚接触音乐的时候,张培豫幸运地碰到一个年轻的音乐老师,他发现这个小女孩在音乐上这么出色,就跟她母亲建议让张培豫学习乐器。“这个老师年轻就过世了,我特别特别怀念他;没有他,我可能不会走上音乐的路。老师那时候教弹风琴,我们把学校一架封存已久的钢琴打开盖子把蜘蛛网扫净,那个破钢琴的琴键都黄了,有的白键都掉了,而且声音好多都是金属铁丝声,而那个时候父母并不认为学音乐跟功课是并重的。这位启蒙老师我一直印象很深,尤其是他弹琴那种投入的神态,我一直到现在还记着他的样子——他戴着一幅眼镜,长得也非常的白净秀气,他弹琴非常投入,我记得他弹得我最喜欢一首就是《埃及进行曲》,我还从他那儿接触了西洋的古典音乐和很多钢琴名曲,比如《致艾丽斯》和一些莫扎特的小奏鸣曲,后来是贝多芬和巴赫、海顿。我觉得古典音乐很让我很喜欢它,让我心里面得到非常宁静,当时很小就懂得去欣赏它,非常喜欢它。
张培豫在维也纳时就认识了祖宾·梅塔,梅塔曾经去学校做大师班、开音乐会,张培豫都会去拜访他,毕业以后还曾经去请教他。“他那时候鼓励我说,你先回到你们国家去,先去吸收一些经验,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到意大利来,你可以当我的助理来学习意大利歌剧。所以,我那时候提出申请的目标就是意大利,目标就是学习意大利歌剧。”到了意大利以后,确实让张培豫又吸收了另外一种文化,那里是奠定她日后进入欧洲舞台的基础。“我担任梅塔助理的时候举行了一次音乐会,梅塔到现场去看了,然后自发地为我写了一封信,他说:‘看看能不能对你有一点帮助吧!’——等于由他来证实一下我的能力,我很感激他,这么一个大师他也能想得很细,而且他也能理解作为一个女性指挥的艰苦。”张培豫1997年带着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到欧洲去演出,到法国、瑞士、意大利演了十场:“我当时深深感受到欧洲对中国的交响乐还是非常不了解,对中国指挥之所以不了解。因此,我心里面又引起一个更大的想法,就是希望能够带一批中国交响乐团来欧洲,让欧洲人来看看中国的乐队,以及我亲自指挥出来的音乐究竟是什么样子。
”
另一个对张培豫比较鼓励的大师是瑞德夫巴沙尔,他是张培豫去参加一次指挥比赛认识的。那次指挥比赛也是因为女性的关系,她不得进入前三名,后来身为主审的他主动告诉张培豫她未能入选的原因。“本来我其实还是有希望的,但最后一轮我是第四名不能进去。那一天在发表名次的时候,评审开会开的很晚,主要就是在讨论我,后来这个指挥出来跟我说:‘你把这场比赛忘了,你明天几点钟到我住的地方来,我有话跟你说。’我当然是很失望,第二天我去拜访他的时候,大师告诉我:‘他说你的成绩呢我给你打第一名,也有几位跟我一样看法,但是大部分呢都是不愿意女性你进去。’就真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我都不敢相信。那时候,这个大师就鼓励我继续往前走,就照我这样走就很好。他给我留了电话和地址,他也表示愿意给我上课。直到现在我也一直跟他保持联络,我现在瑞士的住址住的离他也很近。”
已加入奥地利籍的张培豫十多年来始终以一袭黑色衣裤示人,登台演出时如此、接受采访时如此、私人生活中亦是如此,如此中型装扮并非是她一味扮酷,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张培豫说:“我是特别穿黑色的,我觉得燕尾服好像是传统指挥穿的服装,正式场合演奏员也是燕尾服。虽然我是女性,但希望在形象上还是一个比较中性的感觉。另外我很喜欢燕尾服,我觉得穿起来特别帅气,所以就一直都是穿这样一身去指挥。”音乐指挥的领域基本是是一个百分之百的男性领域,几乎在这个领域里不容纳女性色彩,穿着花裙子去做交响乐的指挥就显得比较不庄重。在欧洲乐坛游历的日子里,张培豫想尽办法去克服由于女性身份带来的不信任:“其实外国人也不一定都喜欢你这样,但是我自己觉得某种意义上好像必须要武装自己,这其实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想法,我一直到现在都觉得不见得很好,但是武装自己让人觉得你很坚强,觉得你不是弱者。其实最主要还是要把音乐会开得很好,口碑或乐评可以为你带来下一次的机会。其实我自己一直还在思考这个问题,怎样让人都能接受的:你是女人又是很好的指挥,而不是用一种外在的威严或刚性来让人意识到这才是指挥。”
40岁时,张培豫听到瑞士卢森恩歌剧院在招考一个首席指挥,那时候就已经快截止日了,她请经纪人把资料寄去了。“我觉得我的能力是可以的,但是我的顾虑是会不会因为我是女性又被刷掉——惟一的顾虑就是我是女性,这和自己能力是没有问题。当时离考核只有两周时间,而且这出歌剧我之前还真没接触过,那天指挥结束以后乐队、歌手全体都在台上鼓掌,但是我还是没有信心是不是被选上了。一周以后院长给我打电话,约我和美国的一个男指挥再去面试一次。聊完了以后又大概过了个把礼拜,终于有一天院长给我打电话说:‘我们决定录用你了,希望你什么时候来签约一下。’我那个时候真是百感交集,毕业之后经过了十年又十年,才达到了自己心里想要的那个位置,这个是比较传统的一条路线,欧洲所有的指挥都是从剧院做起。我只是觉得有点晚,虽然奋斗的路程比别人长了一些,但是还是欣然地去担任了这个工作。”
华裔女指挥家张培豫
张培豫出生在台湾彰化县的一个小山村里,从小显露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她听过的曲子总能过耳不忘,并且还能演奏出来。一位从台北回乡任教的老师发现了她,开始免费教她学习风琴,这便成了她走上音乐之路的开端。到了上中学的时候,张培豫已经会弹钢琴了,从台中师专毕业以后,张培豫便回乡当了一名乡村女教师。她凭着自己的韧性和耐性让一个乡村小学的合唱团连续3年获得了台湾中部小学合唱比赛的冠军。于是张培豫的人生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奋斗目示——当职业指挥。张培豫带着她的梦想只身去了她一生中最向往的地方———音乐之都维也纳。在那里她大着胆子报考了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经过了一路过关斩将,她从二三百名来自世界各地音乐学院的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了那一届的指挥专业里惟一被录取的一个东方人。
1989年、1990年她分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奥地利国家指挥家及合唱指挥家博士文凭。1994年荣获美国探格乌音乐节小泽征尔奖,1997年荣获巴黎市长颁赠的“红宝石勋章”,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1999年获聘瑞士卢塞恩歌剧院首席指挥至今。
她被世界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称为“与生俱来的指挥家”。
張培豫大氣磅礴而又嚴謹细膩、深刻熱情的指揮風格,近年来在歐洲樂壇深受好評。先後與歐洲德國、法國、瑞士、意大利、烏克蘭、捷克,以及加拿大的二十餘個重要歌劇院及交響樂團合作,张培豫自1992年起为了普及交响乐,多次千里迢迢来到国内,至今已先後與北京﹐天津﹐西安﹐武漢﹐濟南﹐沈陽﹐哈爾濱﹐昆明﹐新疆﹐內蒙﹐河南,江苏,南京,上海等二十二個樂團成功的合作過。
1997年她為使世界樂壇對中國的交響樂水平有新的認知﹐独立经过两年运筹,争取来一笔演出费用,率領上海廣播交響樂團赴歐洲法國﹐瑞士﹐意大利等三國做了为期四星期演出九场极轰动的音乐会,载誉巴黎夏特雷国家剧院,普里耶尔厅,瑞士日内瓦维多利亚、意大利米兰等著名音乐厅,每场的观众都超过了2000人,得到中外人士的高度评价,法国欧洲日报曾以“中国艺术家在巴黎的卓越表现,为张培豫的桀出成就喝彩”一文中为社论标题(1997.12.9),报导她契而不舍的感人精神事迹,她的成就为中国指挥家写下了历史性记录,并为两岸及国际交响乐文化交流留下不可磨灭的辉煌史页。为此她荣获巴黎市长颁赠朱红熏章(Order“RoterJuwel“),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祖籍河南的张培豫随父母迁居台湾彰化县,但是除了学校音乐课以外,张培豫从没听过古典音乐,兴趣也仅限于唱歌跳舞。“我们住的地方就是乡村,院子前面就是一片稻田。小时候经常在一年两次收割稻子的时候去捡稻子,一些跟乡下孩子做过的事情我们都做过,包括去池塘去钓鱼,去小溪里面钓青蛙。同学们的父母大部分是农民,田园气息很浓厚纯朴,生活也比较清贫一点,是一种田园里的自然感觉。”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有感觉,特别喜欢唱歌跳舞,没有人的时候我放开嗓门唱歌。小学一二年级时学校有音乐课,我对音乐课特别感兴趣,老师教唱我特别来劲,而且唱得特别好。”在刚刚接触音乐的时候,张培豫幸运地碰到一个年轻的音乐老师,他发现这个小女孩在音乐上这么出色,就跟她母亲建议让张培豫学习乐器。“这个老师年轻就过世了,我特别特别怀念他;没有他,我可能不会走上音乐的路。老师那时候教弹风琴,我们把学校一架封存已久的钢琴打开盖子把蜘蛛网扫净,那个破钢琴的琴键都黄了,有的白键都掉了,而且声音好多都是金属铁丝声,而那个时候父母并不认为学音乐跟功课是并重的。这位启蒙老师我一直印象很深,尤其是他弹琴那种投入的神态,我一直到现在还记着他的样子——他戴着一幅眼镜,长得也非常的白净秀气,他弹琴非常投入,我记得他弹得我最喜欢一首就是《埃及进行曲》,我还从他那儿接触了西洋的古典音乐和很多钢琴名曲,比如《致艾丽斯》和一些莫扎特的小奏鸣曲,后来是贝多芬和巴赫、海顿。我觉得古典音乐很让我很喜欢它,让我心里面得到非常宁静,当时很小就懂得去欣赏它,非常喜欢它。
张培豫在维也纳时就认识了祖宾·梅塔,梅塔曾经去学校做大师班、开音乐会,张培豫都会去拜访他,毕业以后还曾经去请教他。“他那时候鼓励我说,你先回到你们国家去,先去吸收一些经验,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到意大利来,你可以当我的助理来学习意大利歌剧。所以,我那时候提出申请的目标就是意大利,目标就是学习意大利歌剧。”到了意大利以后,确实让张培豫又吸收了另外一种文化,那里是奠定她日后进入欧洲舞台的基础。“我担任梅塔助理的时候举行了一次音乐会,梅塔到现场去看了,然后自发地为我写了一封信,他说:‘看看能不能对你有一点帮助吧!’——等于由他来证实一下我的能力,我很感激他,这么一个大师他也能想得很细,而且他也能理解作为一个女性指挥的艰苦。”张培豫1997年带着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到欧洲去演出,到法国、瑞士、意大利演了十场:“我当时深深感受到欧洲对中国的交响乐还是非常不了解,对中国指挥之所以不了解。因此,我心里面又引起一个更大的想法,就是希望能够带一批中国交响乐团来欧洲,让欧洲人来看看中国的乐队,以及我亲自指挥出来的音乐究竟是什么样子。
”
已加入奥地利籍的张培豫十多年来始终以一袭黑色衣裤示人,登台演出时如此、接受采访时如此、私人生活中亦是如此,如此中型装扮并非是她一味扮酷,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张培豫说:“我是特别穿黑色的,我觉得燕尾服好像是传统指挥穿的服装,正式场合演奏员也是燕尾服。虽然我是女性,但希望在形象上还是一个比较中性的感觉。另外我很喜欢燕尾服,我觉得穿起来特别帅气,所以就一直都是穿这样一身去指挥。”音乐指挥的领域基本是是一个百分之百的男性领域,几乎在这个领域里不容纳女性色彩,穿着花裙子去做交响乐的指挥就显得比较不庄重。在欧洲乐坛游历的日子里,张培豫想尽办法去克服由于女性身份带来的不信任:“其实外国人也不一定都喜欢你这样,但是我自己觉得某种意义上好像必须要武装自己,这其实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想法,我一直到现在都觉得不见得很好,但是武装自己让人觉得你很坚强,觉得你不是弱者。其实最主要还是要把音乐会开得很好,口碑或乐评可以为你带来下一次的机会。其实我自己一直还在思考这个问题,怎样让人都能接受的:你是女人又是很好的指挥,而不是用一种外在的威严或刚性来让人意识到这才是指挥。”
40岁时,张培豫听到瑞士卢森恩歌剧院在招考一个首席指挥,那时候就已经快截止日了,她请经纪人把资料寄去了。“我觉得我的能力是可以的,但是我的顾虑是会不会因为我是女性又被刷掉——惟一的顾虑就是我是女性,这和自己能力是没有问题。当时离考核只有两周时间,而且这出歌剧我之前还真没接触过,那天指挥结束以后乐队、歌手全体都在台上鼓掌,但是我还是没有信心是不是被选上了。一周以后院长给我打电话,约我和美国的一个男指挥再去面试一次。聊完了以后又大概过了个把礼拜,终于有一天院长给我打电话说:‘我们决定录用你了,希望你什么时候来签约一下。’我那个时候真是百感交集,毕业之后经过了十年又十年,才达到了自己心里想要的那个位置,这个是比较传统的一条路线,欧洲所有的指挥都是从剧院做起。我只是觉得有点晚,虽然奋斗的路程比别人长了一些,但是还是欣然地去担任了这个工作。”
华裔女指挥家张培豫
张培豫出生在台湾彰化县的一个小山村里,从小显露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她听过的曲子总能过耳不忘,并且还能演奏出来。一位从台北回乡任教的老师发现了她,开始免费教她学习风琴,这便成了她走上音乐之路的开端。到了上中学的时候,张培豫已经会弹钢琴了,从台中师专毕业以后,张培豫便回乡当了一名乡村女教师。她凭着自己的韧性和耐性让一个乡村小学的合唱团连续3年获得了台湾中部小学合唱比赛的冠军。于是张培豫的人生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奋斗目示——当职业指挥。张培豫带着她的梦想只身去了她一生中最向往的地方———音乐之都维也纳。在那里她大着胆子报考了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经过了一路过关斩将,她从二三百名来自世界各地音乐学院的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了那一届的指挥专业里惟一被录取的一个东方人。
1989年、1990年她分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奥地利国家指挥家及合唱指挥家博士文凭。1994年荣获美国探格乌音乐节小泽征尔奖,1997年荣获巴黎市长颁赠的“红宝石勋章”,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1999年获聘瑞士卢塞恩歌剧院首席指挥至今。
她被世界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称为“与生俱来的指挥家”。
張培豫大氣磅礴而又嚴謹细膩、深刻熱情的指揮風格,近年来在歐洲樂壇深受好評。先後與歐洲德國、法國、瑞士、意大利、烏克蘭、捷克,以及加拿大的二十餘個重要歌劇院及交響樂團合作,张培豫自1992年起为了普及交响乐,多次千里迢迢来到国内,至今已先後與北京﹐天津﹐西安﹐武漢﹐濟南﹐沈陽﹐哈爾濱﹐昆明﹐新疆﹐內蒙﹐河南,江苏,南京,上海等二十二個樂團成功的合作過。
1997年她為使世界樂壇對中國的交響樂水平有新的認知﹐独立经过两年运筹,争取来一笔演出费用,率領上海廣播交響樂團赴歐洲法國﹐瑞士﹐意大利等三國做了为期四星期演出九场极轰动的音乐会,载誉巴黎夏特雷国家剧院,普里耶尔厅,瑞士日内瓦维多利亚、意大利米兰等著名音乐厅,每场的观众都超过了2000人,得到中外人士的高度评价,法国欧洲日报曾以“中国艺术家在巴黎的卓越表现,为张培豫的桀出成就喝彩”一文中为社论标题(1997.12.9),报导她契而不舍的感人精神事迹,她的成就为中国指挥家写下了历史性记录,并为两岸及国际交响乐文化交流留下不可磨灭的辉煌史页。为此她荣获巴黎市长颁赠朱红熏章(Order“RoterJuwel“),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