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公告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
琴声悠扬爱无限——访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
编辑: 詹林峰 来源: 抚州日报-新都市
盛中国接受采访
作为享誉世界的临川籍艺术名家,被国外权威人士誉为“杰出的音乐演奏大师”“最迷人的小提琴家”“中国的梅纽因”的盛中国,参加央视《开讲啦》栏目来抚担任开讲嘉宾。站在面前的盛中国,让人丝毫感觉不到他已过七旬,艳丽的着装,卷曲的头发,从容典雅又散发着活力。从他的言语中,记者感受到他是一位热爱国家、热爱家乡、热爱音乐的大家。
音乐的美与定位
“让人类最美好的语言——音乐在孩子洁白的心灵中写下第一笔,将终身受用。”盛中国曾经写下过这么一句话。听闻抚州学习音乐的孩子很多,盛中国十分高兴。他认为孩子学音乐很有好处,能开发情商、智商,锻炼脑力,熏陶心灵,培养审美的眼光和优雅的格调。
谈及如今的孩子学音乐、忙考级的现状,盛中国直言当下家长培养孩子学音乐都存在一些误区,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李云迪、郎朗,所以,首先要搞明白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学音乐的料,是不是有天赋,如手的条件、超出常人的记忆力、反应力、乐感及心理承受能力,这些都具备了,还得有文化做支撑。其次,“明”师出高徒,要有明白的师傅、能够因材施教的师傅。第三,艺术家的造就是一个非常繁重、伟大的工程,做父母的必须有一个人全身心、全天候地当陪练。要让孩子快乐地学习音乐,不要剥夺了他们快乐幸福的童年,更不要逼迫孩子去学音乐、练琴,要懂得循序渐进,形成良性循环。学音乐的初衷是素质教育,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千万不要去攀比考级,不要被考级牵着鼻子走。
“远行”与“大小我”
盛中国认为,人生就是一场远行。他赞同“好男儿志在四方”,年轻人要有远行的梦想,通过远行的游历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认识世界。他以自己在莫斯科留学时为例,通过到另一个国家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听音乐会、看芭蕾舞、听歌剧、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等方式,把种种文化感受融入自己的血液当中,从中汲取营养,对于形成自己的风格很重要。
“人要有骨气和脊梁,‘大我’与‘小我’是重叠的、同步的,当它们发生矛盾时,永远记得‘大我’在先,‘小我’在后,心中要时刻装着国家、民族这个‘大我’。”盛中国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可见一斑。盛中国表示自己是有很多机会留在国外生活的,但他毅然回到中国,因为这里是他的祖国,越有成就越不能忘记“大我”,这就是正能量,这就是中国梦的动力。
自幼在外学习和工作的盛中国,对家乡更是充满了感情。此次到抚坐在车上,看着家乡高楼林立,街道宽阔整洁,到处绿意盎然,盛中国连连赞叹抚州变化太大了。他饶有兴趣地观看了临川版采茶戏《牡丹亭》选段,对汤显祖大剧院和我市为保护地方剧种所作的努力表示赞赏。他还希望在抚开个人专场音乐会、走进校园音乐会,让更多的家乡人欣赏和领略到高雅的音乐。
本报记者 文驱愚 李劼